hth官网入口 http://www.wphostdoc.com/
hth官网入口
——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化> 计量沙龙

田氏以“家量”取代姜氏齐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9 作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丘光明 来源: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浏览:11631
春秋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建立的时期,政治体制的巨大变化,直接影响经济的变革;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崩溃,诸侯领地逐渐变为私有,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周平王东迁后,各诸侯国使用各种办法和手段,积极发展各自的实力,新旧势力斗争日益激烈,甚至度量衡也被利用为夺取政权的手段之一,其中齐国的例子最具有代表性。齐国原本姓姜,是西周姜太公的后裔,战国时被田氏取代,虽然国号仍为齐,但政权已改由田氏家族掌管了,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

“大斗”与“小斗”之争


春秋早期地处东方的齐国,滨海而地沃,有渔盐之利。姜太公被封为齐侯后,十分重视发展经济,至齐桓公(前685~前643年)时,已成为中原最早的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统治阶级之间的争权夺利,各种矛盾凸显。到了齐景公(前547~前490年)继位前后,社会矛盾已达尖锐化程度,姜姓齐国一天天走着下坡路,在旧势力日趋解体的过程中,新兴势力逐步发展。在这种新旧势力消长的过程中,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日益壮大。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齐景公与晏婴同游少海,登上观景台,齐景公环视着齐国的大好河山,不胜感慨地对晏婴说,太美了,这样伟大、壮丽的河山,不知将来属于谁了。晏婴毫不掩饰地回答:现在的姜姓齐国不久就会被田氏所取代。因为田氏家族深得民心,他们对上笼络贵族重臣,对下私自用“大斗斛、区、釜出贷,小斗斛、区、釜收之”;“君重敛而田氏厚施”,所以民众都扶老携幼地投靠田氏了。尽管晏婴如此直言进谏,却并没有引起齐景公的重视。《左传》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详细的记述:公元前538年,晏婴出使晋国,受到上宾规格的接待,在宴会上,晋国大夫叔向趁酒酣耳热之际,向晏婴讨教,问起他对时政的看法,晏婴十分感慨地说了一段话:“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战国时,田陈读音相近,故田氏又作陈氏)。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如无获民,将焉辟之?”类似的记载还见于《史记》等重要古籍中。

如前所述,春秋早期,齐国已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曾被列为五霸之首。当时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管仲主张发展工商业,同时建议废除王制,实行依法治国。还特别强调统一度量衡的政治理念。然而,这一思想并未引起重视。谁曾料到这种失误竟会被田氏家族利用,成为夺权斗争的手段。

田氏代齐这场政治斗争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取得成功。度量衡在这场斗争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故事还得从头说起。田氏是春秋时期陈国厉公(公元前706~前700年)的后代,陈厉公的儿子叫陈完。相传有一次,周国的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就请他为子孙们占卜,太史看完卜兆后说,陈完的子孙有取得国家的可能,但不都是陈国而是姜姓齐国。后来陈国发生了叛乱,陈完就逃出了陈国来到了齐国,这时正是齐桓公四年。齐桓公要立他为相,陈完推辞说,我是逃难在外的人,哪能占据这样高的位置呢?齐桓公就让他当了工正(管理工商业的官吏),并改叫田完。从此田氏便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成为新兴势力的代表。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各种改革,并展开与以齐国国君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斗争。到了齐景公时代,贵族奴隶主对平民残酷的压榨、无情的杀戮,致使受刖刑(一种酷刑,砍掉一只脚)的人多致使齐国“市”上草鞋跌价而义足涨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田氏家族已经过多代人的惨淡经营,传到田僖(xi)子时代,家族势力更加壮大。田氏即趁民不聊生之时机,向民众施以小恵,竟无视官府的禁令,私设“家量”。当民众遇到灾荒或缴不上赋税而向他借贷时,常常用“家量”(大斗)借出,以“公量”(小斗)收回,正是以度量衡为手段,笼络了人心,同时也是与贵族旧势力相抗衡的一种手段。田氏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晏婴的高度重视,他力谏齐景公,希望贵族们不要太奢侈,减轻民众的赋税。齐景公非但不听,还把晏婴打发到晋国,这才有晏婴与叔向的谈话,在酒过三巡后发表了上述一番言论。


田氏代齐并统一度量衡


齐景公逝后,齐国又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斗争,田僖子趁机当上了国相,开始执掌了齐国大权。田僖子逝,田成子立为相时,感到夺取齐国政权之时机已到,一方面效仿前辈们以大斗借贷小斗收回的手段笼络民心,把广大民众聚集到自己身边;另一方面他还大力发展经济,在田氏管辖的范围内整顿物价 ,繁荣市场。据史书记载,当时在田氏采邑内,山里出的竹木、海里产的鱼虾十分丰富,而且价格还很便宜,与国君控制的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百姓欢呼着田氏“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的势力已足够壮大。至公元前404年,终于用武力夺取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齐。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田氏家族始终利用以家量贷,以公量收的办法。在取得政权后,又立即以“家量”为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彻底废除了旧时齐国的“公量”,这一事实可以从出土的器物中得到证实。1857年,在齐国故地山东出土了置于“左关”地方征收赋税的三件大型量器:“子禾子铜釜”、“陈纯铜釜”、“左关铜 ”。经过实际测量,铜 容2070毫升,两件铜釜分别容20460毫升、20580毫升,正是十进位制。此外,近几十年,在齐国故地出土了一些量器,其中有6件型制相仿的铜量,其容量皆合当时的5升和10升,而在临淄出土的多件陶量中,有两件自铭为“ ”(升),约合209毫升,约相当于“铜 ”的十分之一。“ ”很可能是一斗的容量。

综上所引史书以及实物互为佐证,可对齐国容量制度作如下分析:齐国早在春秋时期已有一套完整的容量制度:①4升=1豆、4豆=1区、4区=1釜、10釜=1钟;②齐国除了有全国通行的“公量”制外,田氏还自立了一种“家量”,家量比公量大了五分之一,由于“家量”未被禁止,常常在陈氏家族认为有必要时与“公量”并用;③齐国旧有的“公量”是豆、区、釜、钟制,皆为四进位,釜至钟为十进位;田氏代齐后,量制已采用当时在各国比较通行的升、斗、斛制,改四进为五进位,并逐步形成升、斗、釜(斛)十进位制,最后废除了齐国的旧制,并与其他各诸侯国基本保持一致。所见齐国量器多为战国后期,故皆多为十进位制。


3 4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