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体制 再现辉煌
——辽宁省计量院人事制度改革带来勃勃生机
新建的仪器收发大厅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正式组建于2000年7月,其前身为辽宁省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2000年,我院进行了惊心动魄的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院的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
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不断创新
1.整合资源,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岗位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开放、流动、竞争、协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实行各类人员能进出、职务能上下、待遇能高低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人才队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广泛调研、制订方案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历时近3个月,圆满地完成了全院内部改革工作,建立了新的分配激励制度。
为了不断适应计量技术机构各项工作的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对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发展、服务”的总体要求,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进行了内部组织结构和岗位优化,对多年积累的、不适应全院发展的地方进行了改革,进一步明确组织结构功能,明确岗位责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全院沿着业务、管理、科研三条主线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累计变动中层干部岗位30个,每年中层干部岗位变化率为20%,通过改革,使岗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使我院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适应了市场及竞争的需要。
2007年根据辽宁省人事厅和省局的要求,我院进行了人员聘用制改革。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思想工作到位、工作程序规范,使改革如期顺利完成。通过聘用制改革,逐步完善了我院的分配制度,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向合同制管理的转变,基本解决了人员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规范了我院人事管理工作。
在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后,我们就在积极思考如何让我们这个机构更加高效科学地发展的问题。2008年,我们借鉴了国家计量院和全国先进省(市)计量院的管理经验,充分分析了我院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对内部组织结构及岗位进一步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置,成功地进行了重组。其目的就是要将我院发展的各种管理、技术、设备、人力等资源,通过专业集中归口,突出发展重点,深入挖掘市场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进行重组和拆分,组合成现在的4个管理部(室)、5个专业研究所、2个中心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管理、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提高检测校准市场份额,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整体实力,使资源得到合理共享。
通过这次组织结构和岗位整合,进一步使我院在专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上与我省计量工作发展和检测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在运作规范化上与国家计量院及全国先进省级院(所)同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业务性质不同、收入的难易程度和收费标准差异带来的各岗位的不均衡,使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每名员工的价值最大化。
2.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原动力
检测/校准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市场。因此,我院一直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使用和激励人才。通过选聘真正所需的各类人才、提供充裕的训练及发展的机会等措施,探索建立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机制。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新的人才观
我院始终在重视人才观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新的人才观,大量培养人才、大胆启用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尤其是将中青年骨干更多地投入到科研项目工作中,逐步提高计量基(标)准设备的检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加大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力度。
根据我院多年积累的客户业务资源,充分利用新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并结合老员工的经验总结,我院开发了“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运行和完善,该系统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使客户信息、客户档案管理、客户信息交换、取送仪器等工作形成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我院不断挖掘自身人力资源潜力,鼓励员工将知识技能展现出来。2003年,我院自行开发了计量办公系统,其持续运行良好,实现了文件共享、车辆管理、审批管理、报价系统、计量标准档案、新扩展项目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2008年对计量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版,改版后的计量业务管理系统将新增利用条码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采用电子签名的方式进行证书核验与签发、证书打印采用集中打印的方式等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按照程序文件流程图及工作表格的要求,在网络上实现了价格查询、派车、出差和采购申请的审批过程,实现了过程控制,规范了工作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质量体系运作的有效性。我院还先后开发研制了图像识别玻璃液体温度计自动检测系统、反吹法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瞬态热桥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这三个项目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一系列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科研人员的技术素养,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科技兴检和人才强检思想的指导下,我院多年来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红外辐射温度计标准检测装置”于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相工频电能国家计量副基准的研究”于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相工频电能标准的研究”于2004年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计量业务管理网络系统”项目于2007年获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四轮定位仪校准装置”项目于2007年获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计量标准管理系统”于 2008年获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了5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制修订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实施。9本计量专著在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4篇。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检测工作的研究,编制完成了数十个适合各专业特点的自动检测软件,极大地提高了计量基(标)准设备的检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近几年共申报了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图像识别玻璃液体温度计自动检测系统等9个项目,辽宁省质监局立项的圆度仪电气系统改造等7个项目。
[page_break]
新员工入职培训
(2)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使我们逐步实现了人员结构从专业技术、知识层次到年龄层次等的优化配置。到目前为止,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我院共吸纳本科及以上毕业生5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7名、博士1名,占职工总人数的39%。
我院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注重实效,同时以培训带动职工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团队。
一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思想认识,强化为客户服务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在全院职工中坚持以“三树立、三做到、三避免”为工作理念,即“树立诚信为工作之本;树立优质服务、提高能力水平为工作之矛;树立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工作之根”、“做到嘴勤、腿勤、手勤;做到与客户交朋友;做到服务热情周到、讲究方式方法”、“避免生、冷、硬、卡、要,不注意工作形象;避免漫天要价,只对工作任务感兴趣,片面追求个人任务量;避免市场开得出、守不住”。以对客户负责的精神维护省院专业形象,不断提升省院品牌价值。
二是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我院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年轻员工和临时使用人员加强计量基础知识、法制计量和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增强其办事能力。
近年来,我院先后组织了多次年轻员工座谈交流会,并逐年完善我院《新入职人员培训方案》,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计量基础知识、院史院志、质量管理体系、一般管理制度、基本工作技能和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体系,使新入职人员能尽快了解计量基础知识及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第一时间掌握和使用本岗位工作的技能和设备,达到各岗位工作标准,为新入职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学习、交流、讨论的平台。经过系统的新入职员工培训,将我院多年来一直践行并传承的优秀文化传递给他们,通过以老带新、教学相长,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形成扎实肯干、虚心好学的工作作风。
在搭建院内培训平台的同时,聘请知名大学老师讲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相关知识。选派年轻骨干到国家计量院进修,参与国家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派技术骨干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开阔视野。通过集中观看影视资料、主题演讲、公开评价证书和记录、专题讨论、质量管理体系培训、业务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从2000年至2009年,培训费用逐年递增,2008、2009年连续两年各项培训费用均超过30万元。
三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团队学习,深化教育培训,使“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理念在全员中得到认同,把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综合实力,为我院更好更快发展夯实基础。此外,各部门还经常集中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定期进行了专业技能的交流与展示,以此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素养。
全员思想意识和工作技能的提升,直接增强了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使我院实现了向高级阶段的跨越。
二、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夯实计量技术基础
根据我院发展规划和发展实际,持续对基础项目进行了投入。从2000年至今,设备累计投入7888万元,建立和实施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项目。通过争取国家资金、自筹资金等方式对市场急需、工作量大、上水平的计量标准项目进行重点投入,做到科学规划、重点投资。在不断改造和更新自身设备资源的同时,以建立大区级计量标准为重点,积极参加了“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平台,充分发挥了东北大区中心的作用。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六大中心的建设,推动了我院持续高速发展。
1.国家燃气表产品质检中心建设
东北是我国燃气表的生产基地,有燃气表生产厂10余家,我省生产燃气表的时间最长,品种、规格最全,产销量最大。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同意筹建国家燃气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批复》的文件精神,我院于2006年2月25日在沈阳召开了《国家燃气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可行性论证会,认为:“方案”立项意义重大、依据充分、技术先进、方案可行。所选仪器设备先进,经费预算合理。申报单位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和环境保障等方面均具备了建设国家燃气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基本条件。总计投入550余万元按计划完成了0.1级1000升钟罩、0.2级2000升、100升、20升的钟罩、激光干涉仪、音速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等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和实验室改造。与国家计量院、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研究所等合作新建了质量流量计标准检测装置、0.2级音速喷嘴流量检测装置和气体流量标准检测装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标准装置。
2007年8月10日,通过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三合一现场评审工作。2009年6月15日,顺利通过国家燃气表质检中心考核验收。
[page_break]
2.机械加工精密参数计量检测中心建设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支柱产业,建立一套机械加工精密参数计量检测系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分必要和迫切。2006年1月12日,我院在北京组织了有国家工程院院士和计量专家等参加的论证会,对《辽宁省几何量计量检测中心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形成综合意见:在辽宁省建立几何量计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非常必要,申建单位具备建立“中心”的基础条件,提出的方案科学、完整、充分,具备可操作性;该项目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我院目前共投入资金790余万元购置了测长机、粗糙度轮廓仪、三坐标机等设备,于2009年8月完成设备的调试及相应环境的改造工作,并陆续建立X-射线荧光测厚仪(膜厚仪)检定装置、齿轮测量仪标准装置、螺纹量规检定装置等大区级计量标准。
几何量计量检测中心——三坐标测量机
3.通讯信息高新技术参数计量检测中心建设
随着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东北有一大批企业已形成以计算机外部设备、通讯、彩电及汽车音响为主导产品的电子产业结构。这些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每年都自觉地将计量器具进行溯源,但传统的计量检测手段已无法对计量器具进行全参数的计量检测校准。很多企业只好请国外专家到现场检测,或将计量器具送到国外检测/校准,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也影响了我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急需建立一套通讯信息参数计量检测系统,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行业的产品都涉及电磁兼容这一关键性技术指标。经过多方调研和充分论证,2008年9月我院正式启动电磁兼容项目,同年12月自筹资金340余万元完成了电磁兼容-电波暗室的政府招标工作,预计投入800余万元完善设备,现已完成电波暗室及相关基础设备的调试工作和相关的环境改造工作。
4.能源和水资源计量检测中心建设
东北地区是我国冶金、机械、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大省。随着国家对节能降耗的要求,用能单位的能量平衡是一个关键指标,所以,购置相应的温度标准、压力标准、流量标准等设备,建立供热能源计量检测体系势在必行。2007年,为了配合热能表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申请、授权工作,逐步完善了热能表检定装置。2009年6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现场考核验收工作。同年8月完成了投资138万元建立的热量表检定装置的政府采购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电能计量工作,我院将重点对三相工频电能临时国家计量基准(建0.01级电能和谐波标准)和0.01级电压互感器(筹建0.002级电压互感器标准(35kV以下))大区标准进行改造。在“节能减排”方面推动能源计量工作,积极配合辽宁省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研制了机动车工况检测系统在线检测检定装置,共检测了17个机动车检测场站、50条检车线(机动车工况排放检测系统),目前检车线已检测了近30万辆机动车。另外,从2007年开始我院与辽宁省建设厅在污水处理检测方面进行了沟通和探讨。在标准器的选型中,通过在污水处理现场进行试验的方法,确保选择的仪器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并自己编制了软件,保证了在大口径管道上、浊度很高的污水测量的准确度优于0.5%,现已开展在线校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5.化学计量检测中心建设
2007年,我院参加了“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平台,呼出酒精及甲醛测试项目顺利完成。建立在线综合水质分析仪检测溯源系统,该项目可为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我院重点实施了在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研制崩解时限测试仪二级标准物质科研项目。2009年实施了在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研制闭口闪点、开口闪点二级标准物质科研项目。
6.公共计量检测中心建设
2006年,我院共投入790余万元陆续实施了动态公路车辆轴重衡器、高速公路测速仪等项目。由于国家《砝码》检定规程的修订,我们将筹集资金配备用于现场检测1吨砝码的质量比较仪以及配套的20公斤 级天平,用以完善质量量传体系。2008年,重点实施了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基于可编程控制技术的非接触式测速仪检定装置、减速度仪检定装置两个科研项目。2009年申报了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机动车视频测速仪检定装置项目,预计2009年年底完成。2009年,我院申报了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的GPS接收机及全站仪检定装置项目。为满足东北地区通信测量设备的检测和校准需要,为3G网络和数字通信提供标准的溯源,我们将对信号发生器标准、铯原子频率标准两项大区级标准进行改造。
经过9年多的艰苦努力,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紧紧围绕三条主线(即业务线、管理线、科研线),强化服务、苦练内功、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汇聚精英、做专做强,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发展、三年力争达到同等省级技术机构发展水平的设想,并使我院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今后我院的工作任务会更重、困难会更多、难度会更大。我们要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给检测市场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扎实工作,齐心协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展适度,为我院向高级阶段迈进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在计量战线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刊于《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杂志2010年第6期。
内容推荐
更多>2019-06-18
2019-05-24
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