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发布时间:2015-06-26
作者:
来源:hth官网入口
浏览:1645
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可谓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无论是汽车产品还是生活日用品,大家首先关注的就是产品质量。而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必须依赖于精确的计量仪器和科学的测量方法。每个产品的制造从原材料、元器件进厂的检测和分析,到整个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过程,直至成品检验及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因此计量存在于每一个生产和经营的环节,它是产品设计技术参数实现的标尺,没有计量无从谈起产品质量。
计量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计量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离开了计量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没有保障,2008年震惊全国的石家庄“三鹿集团奶粉事件”给社会和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产品检验标准不科学不规范,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检验链,导致不合格的产品检测指标滞留在生产环节中,最终流通到销售市场危害百姓的健康。在当今快节奏的餐饮时代,人们日常饮食中涉及的二氧化硫的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甲醛的含量以及碘盐含碘量等技术指标,均与百姓的健康密切相关,每一项指标的超标都对百姓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司的数据显示,每周我们国家都会发生数起煤矿爆炸事故、交通安全事故,以及电梯伤人事故等,如果在这些事故的背后,我们提前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将不合格的指标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生活中的悲剧将大大减少。
基于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利用计量检测的手段来提升产品质量是每个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将计量工作放在技术基础的首位,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将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放在产品质量提升的核心地位。为此企业在建厂初期就要舍得花成本,考虑配置先进的测量设备用于企业生产和检验的各个环节,只有用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用监测数据建立起全封闭的监控链,那么不合格的产品就无法成为漏网之鱼,工效可以得到提生,成品一次合格率等到提高,产品质量才有保证。
仅有硬件设施还不够,企业还应该为产品设计和产品检验等一系列工作建立配套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企业从建立之初就要将体系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应考虑企业的计量组织机构的成立、计量人员的配置、计量职能职责的分解、计量体系文件的建立和运行,再到质量目标的分解与实施,最后开展体系审核与改进工作,在完成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企业应向认证机构申请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企业只要坚持“科学、精准、效益”的指导方针,紧扣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的管理要求,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管理纳入体系管理的核心要素进行监控和实施,就能用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效益提升发挥保障作用。如国内某汽车企业由于重视计量工作,从建厂初期就考虑测量设备的硬件配置和测量管理体系软件建设的双管齐下的管理思路,对标国际水准其新车质量逐年提升,其产品的故障数也在逐年下降,该企业已经感受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更深切体会到计量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效益和利益。
要搞好计量工作,除了具备以上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之外,最关键的还应做好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企业在做好计量标准的建标工作,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与校准工作等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之外,最关键的还应当通过测量活动将量值准确传递到被测对象,只有确保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可靠,才能实现计量工作的终极目标。为此企业应当注重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的控制活动,应当充分识别产品在设计、生产、和检验等环节的技术指标,也就是依据GB/T19022-2003标准的“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要求,确保顾客的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这些测量要求的识别应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考虑行业的技术要求以及企业组织的要求,所转化的计量要求包括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当测量要求被充分识别之后,应当建立每个关键测量过程的检验指导书,明确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检验判定的标准,以及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置预案,必要时所采取质量风险追溯活动的方案。最后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人员掌握必要的检测技能,只有通过对测量方法、测量设备、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全面受控管理后,每个测量过程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由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所在,而计量又是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企业只有把计量工作贯穿于产品诞生的每个过程,通过高素质的计量队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对测量过程的检测数据进行严密监控和分析,把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的每个数据都掌控在科学的规范之中,最佳的产品质量才能被企业拥有,建立在科学计量技术基础上的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