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的经济粗放式增长走的是一条高增长、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经济”道路,带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技术含量,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我国应对资源、能源瓶颈和环境约束的理智选择,也是新兴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达到5吨多,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而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吨多,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从GDP带来的碳排放看,中国用比美国更高的碳排放量,只带来了美国三分之一的GDP;用比日本高出6倍的碳排放量,只带来和日本差不多的GDP。
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政府已郑重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我国在提出上述目标的同时,还提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低碳技术和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低碳产品,从根本上转变生产、消费和生存观念。低碳经济的起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能源约束,二是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必将深刻影响当今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中国而言,低碳经济不仅是生存之术,更是发展之道,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又是经济方式转变的方向。
与相关方面提出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相比较,低碳经济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各自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其中,低碳经济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具有定量化特点(需要大量计量活动)的经济形态,能够通过对终端排放的控制,达到对经济体系运行各个环节监测、配置和优化的目标。
在低碳经济中,政府又增加了两种市场经济调节手段:碳税和碳交易。碳税的征收更多采用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测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需要计量化石燃料的用量,进而得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再乘以固定的税率而得到碳税。低碳经济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用碳税和碳交易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问题。因此,碳税和碳交易需要建立像“税控加油机”一样的计量体系。
目前存在的问题:(1)各个地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全省数据不一致,各个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全国数据不一致。(2)“节能并不减排、减排并不节能”及“漂碳”的客观事实与节能减排减碳政策上的不完善等,很大程度制约了企业在产业链上进行产品创新与发展,也易造成领导及企业家决策上的错误,如发展应用了不是真正的节能、减排、减碳的技术及产品,将造成损失,影响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因此,低碳经济急需建立节能减排的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供机构和人员保障。
正在筹建的各省“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是以各省计量院为依托,以计量技术手段为基础,结合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在保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同时,建立全省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分析、监管制度,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各行业用能单位以及列入各省重点耗能企业的煤、油、水、电、气等主要能源的能耗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综合分析和有效应用,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能源管理及单位GDP能耗统计、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评价提供权威、统一的能源计量数据。同时,也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提供数据支持。与计量紧密相关的低碳指标如下: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洁净能源占总能源比例;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占比;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占比;万元GDP碳排量;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量(碳足迹);能源强度;碳强度;碳排放累进税制;低碳产品标准;碳交易市场等。这些指标因能提供权威、统一的能源计量数据而成为碳排放基础数据平台,进而为低碳环保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碳排放评价(碳足迹评估标准)实施过程中,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应当依据碳足迹评估标准,对重点产品碳排放进行评价,进而成为重点产品碳排放的评价中心。为了保证碳计量的量值(标准)统一,重点产品碳排放评价市场不应放开,应由政府指定的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来评价,并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重点产品目录(类似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碳排放的评价中心工作研究的内容:(1)国际通用碳计量、碳认证方法;(2)适合中国国情的碳计量、碳认证方法;(3)化石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4)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等。
近期我国能源消耗急剧反弹的事实和低碳经济的要求,都说明建立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