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官网入口 http://www.wphostdoc.com/
hth官网入口
——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能源计量

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4-25 作者:张克 来源: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浏览:1548

2017年11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谢军司长和北京市质监局姚娉副局长共同为“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北京)”授牌。至此,在全国31个省市中,北京市成为第26家获批省级能源计量中心的城市。

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起步于“十一五”期间,在市质监局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务实发展,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积极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源精细化管理,加强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和市教委等部门的合作,积极发挥计量的监管和服务作用,不断促进首都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后,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紧密围绕首都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节能减碳、缓堵治污等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积极发挥能源计量在评价能源利用状况、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以及促进绿色发展中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坚持标准引领作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由北京市多个技术机构组成的合作团队,经过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首都发展的能源计量服务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探索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政策引导,加强部门合作

全国各地开展相应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和服务的主要依据是原国家质检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32号)以及原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质检量〔2012〕472号)等文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形态差异较大,能源计量需求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能源计量中心的建设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发挥实效,才有生命力。特别是我国各地的节能主管部门分属发改委或工信部门,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计量工作的认识也有非常大的差异,绝大多数节能主管部门没有把能源计量工作作为节能工作的支撑保障基础。因此多数能源计量中心的工作缺乏当地节能主管部门的认同,也缺少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能源计量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缺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也不理想。

北京市质监局密切联系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印发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4〕24号)的工作要求。《实施意见》提出了2014年至2020年计量发展重点任务量化指标,其中包括建立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北京),重点用能单位一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智能化率达到100%,二级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95%,智能化率达到90%以上。北京市质监局利用专项财政资金,连续多年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调查及有关能源计量需求研究等工作,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为开展全市能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计量解决方案。

2014年12月,北京市发改委、质监局、财政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2015年)》(京发改〔2014〕2617号),全面启动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方案提出了制定完善能源计量标准体系及操作规范、推进能源计量器具完善配置和智能化升级、建立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成一批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北京)等重点任务。加快构建计量、监测、管控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节能减碳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节能减碳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为建设智慧型城市提供基础支撑,在全国起到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为此北京市财政拨款专项补贴资金,鼓励支持全市重点用能单位、水电气热四大集团等建设完善能耗监测系统,其中有4千余万元用于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北京)的建设。

、突出首善标准,科学规划

开展能源计量工作,必须要有标准可依。作为能源计量重要工作之一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主要依据的是《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以下简称“《配备和管理通则》”)。《配备和管理通则》修订于2006年,内容涉及的主要是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既没有对仪表智能化的要求,也没有对系统进行信息化的规范。显然一项《配备和管理通则》是无法满足各地乃至全国广泛开展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

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坚持标准引领,突出首善标准。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质监局专门设置“北京市节能低碳百项标准”规划,要求所有涉及节能重大项目在正式实施前,必须有标准可依。要结合首都实际要求,制定严于国标的北京地方标准。

为有效实施《北京市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2015年)》,在市发改委、市质监局的领导下,北京能源计量工作团队积极开展标准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经广泛征求重点用能单位、行业节能管理部门、水电气热四大集团等意见,汇总整理了《北京市能源计量标准体系研究》、《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规范》、《能源计量器具安装规范》、《能源计量器具选型要求导则》、《能源计量器具唯一性识别技术导则》、《能源计量器具远程监管技术规范》、《能源计量数据规范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现场校准技术导则》、《能源计量器具验收规范》等九项标准题目,并通过市发改委、市质监局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上述九项标准研究课题的承担单位。

通过上述标准研究,全面分析了北京市节能减碳总体要求和面临的实际状况,梳理出实际工作需求,掌握了国内外最新能源计量技术和管理要求,明确了相关标准的制定范围、主要结构和内容要求。为全面开展北京市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规范。其中《北京市能源计量标准体系研究》是国内首次在计量领域开展标准体系研究,为融合标准和计量的引领支撑作用,创新计量的规划发展,提升计量发展水平,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随后,北京市还相继立项开展水资源计量标准体系、交通能源计量标准体系、供热计量标准体系等多项研究任务,为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提高能源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能源计量服务向全过程、综合性、智能化转型升级创造出良好的基础条件。

、分类推进,协同创新

作为能源计量工作基础的《配备和管理通则》,主要依据的是工业、制造业等传统高耗能业态。但在北京等大城市,针对用能单位更多的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缺少相应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在坚持贯彻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规划方案的原则下,也非常注重结合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我国现有能源计量标准规范都是建立在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上的,缺乏针对交通行业特别是公交行业的能源计量标准规范。在市质监局、市交通委和市公交集团的支持下,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为北京公交集团制定了《公交行业能源计量管理和审查规范》,创新公交行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为公交行业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创造了基础条件。北京公交集团在全系统依据《公交行业能源计量管理和审查规范》,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要求。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专家还为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驻首都机场民航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计量检测服务;为迎接2022年冬奥会在京召开,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为全市25家主要体育场馆开展能源计量服务和节能诊断,为北京市体育场馆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整体计量解决方案。

、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北京市的能源计量工作充分整合“政产学研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力量,积极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共建共享的能源计量发展模式。

“十一五”以来,北京市已建成“1+4+N”的节能监测体系,覆盖了全市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以及市内各区的主要用能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的主要承担单位,在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北京)过程中,在充分发挥计量监管和服务的基础上,为更好支撑服务北京市“1+4+N”的节能监测体系,密切与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院以及水电气热四大集团合作,开展“能源计量器具远程监管系统”项目建设,在国内创新能源计量监管和服务模式。项目的建设将传统计量管理和“互联网+”、大数据等理念相结合,改变传统的计量方法和运行机制,为坚决贯彻党中央“放、管、服”的政策要求,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财政支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计量监管和服务效率,创造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依托“北京市交通行业运营车辆能耗排放监测统计平台”,开展智慧交通管理的相关研究和示范项目。并在国内首先提出为提升出租车管理水平,整合现有出租车有关能耗、排放和定位等多个车载设备功能,研究出租车计价器在线检定和出租车在线监管技术,服务出租车计价器计量管理和出租车行业监管,创新网络约车等新业态的管理手段,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多年来,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经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懈探索、持续创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可持续的原则,不断融合,加强“计量、标准和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渐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源计量创新发展模式。

0 0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