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官网入口 http://www.wphostdoc.com/
hth官网入口
——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能源计量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19-05-29 作者: 来源: 浏览:2087
5月28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客首都之窗,与大家聊聊“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的话题。 
  访谈嘉宾:
  马 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
  刘 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
  余 柳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
  孟 超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新能源促进部副部长
  马运涛 北京经开智控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首都之窗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媛媛。今天我们的演播室为您重点介绍“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的相关情况,首先认识一下今天在座的五位,也是一个庞大的阵容。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马丽,欢迎您。
  马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副处长刘勇,欢迎您。
  刘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余柳,欢迎您。
  余柳:主持人好,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新能源促进部副部长孟超,欢迎您。
  孟超:主持人好,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北京经开智控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运涛,欢迎您。
  马运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我用了3分钟的时间来介绍每位,可想而知,这是直播间近一段时间以来最庞大的阵容,一起来给大家介绍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的相关情况。在做工作之前,是不是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开展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这项工作?
  马丽:好的。各位朋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活动,目的是推进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总结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节能减排节水等领域开展的计量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新能源资源计量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示范。
  主持人:近年来北京市在能源计量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尝试或探索?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在直播间聊,这段时间我们又在做了什么样的推进和尝试?
  马丽:好的。2007年,我们国家修订《节约能源法》,近十年来,为了服务首都节能减排,提升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分别针对饮料行业、水泥行业、宾馆饭店、学校医院以及各类数据机房不同行业开展了综合平衡测试和能源计量检测比对分析,对500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审查和执法行业,研究制定了工作,为支撑能源计量做好了基础工作。
  刘勇:我补充一下,这些年争取发改委和财政局支持,采取鼓励形式,鼓励重点用人单位开展智能化的能源计量器具改造,“十二五”期间大概投入了1.2亿的财政资金,建成了1+4+N的动态节能减排在线监测平台,实现了对北京市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重点领域大概230家重点用能单位的在线监测。另外,北京航天大学等31家重点用能单位内部建了一些管控中心平台,初步建成了计量的监测和管控三位一体的体系,就像前几年大概的思路,现在初步具备了这么一个规模。
  主持人:工作其实比那个时候已经落地多了。
  刘勇:对。 
  马丽: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重点用能单位配齐各类计量器具,开展在线监测,科学采集和处理大量能耗数据,不仅遵守国家和本市能源以及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上面做一些工作,同时也能够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分析节能形势,完善节能政策,为这些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主持人:谢谢。话说回来,这是北京能源计量所做的工作,今天的主题是北京市国家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示范项目,能不能说一下这个项目都是指什么,什么是示范项目?
  马丽:近年来,北京市能源计量工作紧密围绕首都发展,聚焦节能减碳、能源资源精细化管理、缓堵治污等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积极发挥计量在评价用能状况、实施节能监督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强化部门协作、坚持需求导向、鼓励社会参与,先后在本市工业生产、交通服务、医疗服务、电信服务、水资源管理等行业领域,开展能源计量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建设、大数据开发应用、节能检测监测服务,取得一定成效,也涌现出许多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深入推进的工作的范例和先进典型。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国重点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评选活动》,在全国10个获奖示范项目中,我市有四个项目获奖,获评能源计量示范的项目分别在交通行业、农用机井灌溉、经开区节能低低碳产业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监测4个领域,这四方面也代表北京在这几年的工作创新和探索的一些成效,得到了国家领导部门的高度评价。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把四个项目的其中三位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也请到演播间的现场,来介绍一下怎么开展能源计量的相关工作的是吧。
  马丽:是的。
  主持人:几年前我们可能是只能马处和刘处来谈设想,今天之所以请到大家是因为有成果了。
  马丽:没错。
  主持人:接下来了解一下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工作有什么?
  余柳:我们北京交通发展院的项目名称叫北京市交通能源计量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实际上项目从2012年开始启动,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从国际来看,可再生的发展里面也提到了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关键的。也就是未来交通领域的能源结构的转型包括跟大数据的融合,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来高质量发展,绿色交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一点高质量的数据支持,交通能源计量的技术创新,正是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从2012年开始,一直在持续构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一个智慧监测分析平台,融入计量的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以车辆OBD的大数据资源为核心,包括车辆能耗排量计量,数据质量控制,大数据挖掘分析,以及我们多层次的交通仿真综合技术在内的一个交通能源计量的技术体系。最终成功入选了2018年全国的能源资源计量辐射项目,也感谢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支持。
  主持人:这里我想问您一下我的疑问,在交通领域,因为交通是动态的,这种因素是不是在于获取高质量的能源计量数据,因为它是动态的。
  余柳:是的。从交通领域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的能耗,固定源像交通场站和交通枢纽本身消耗的水电气热,还有一部分移动源,也就是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消耗能源,这部分占比是非常大的,大概占到80%-90%左右,计量难度非常大。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是车辆的流动性比较强,行驶轨迹在时刻变化,要求精准动态捕捉能耗情况难度非常大。另外,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影响因素,跟道路的物理条件,是高速公路还是快速路,还是城市里面的道路,都是影响能耗的情况。另外,交通运行情况,是否是畅通还是拥堵,都会对车辆的能耗排放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包括驾驶员自身的驾驶行为,猛给油等都会对能耗排放产生影响,这是实际获取车辆的能耗时候是需要多维感知它的能源消耗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因为本身车辆的规模是非常大的,现在全市600万辆的机动车的规模,涉及面是非常广的,公交、出租、货运、小汽车等等,怎么高质量获取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所以我们也是在这个项目里面也一直致力于在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通过交通能源计量技术的创新能实时获取车辆在实际过程中的动态能耗和排放情况。
  主持人:这难题解决了吗?
  余柳:我觉得目前是初步解决了,我们构建了一套体系,能够多维感知车辆能耗和排放情况。
  主持人:可能问技术的架构比较难,也很难在直播间,别说一个小时,给您十个小时可能我们都聊不明白,问您一个问题,在大数据和能耗的统计中,什么是耗能最多,以及排放最高的交通方式,是私家车还是公共运输,还是什么样的方式?
  余柳: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交通的范畴,不包括航空铁路,排在第一位的是私人小汽车,因为车辆规模是最大的,而且基本上现在还是以汽油消耗为主,能耗碳排放比较大,第二位是货运为主的重排车。
  主持人:是不是这两个也是我们现在重点监测的数据来源?
  余柳:对,在我们的监测体系里面对重排车的情况是非常关注的,包括对私人小汽车也在持续监测和分析能耗变化情况,为绿色交通发展的决策提供支持。
  主持人:我们测了这么多的数据,谁排的最多,谁是第二,或者是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数据将会怎么应用,给谁用,会不会对北京市出台交通的政策提供一些依据和支持?
  余柳:目前来看这些数据都已经在交通发展很多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也在很多政策的制定方便进行了适量的应用。主要是三方面。
  第一方面,基于对交通能耗排放的高质量的核算,支撑政府部门制定交通节能减排的目标提供一些支持。同时,也为目标的考核提供相应的支撑。
  第二方面,我们能够对交通重点领域,比如说现在关注的结构优化和运输结构调整等,对排放进行预测和分析,这样也能支撑我们政府部门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包括相关规划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支持。
  第三方面,它能够支撑我们对于先进的交通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促进整个行业或者是企业的绿色升级,以及对于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潜力的挖掘。应该还是非常广的。
  主持人:网友说,主持人说错了不是十个小时也聊不明白,人家教授学了几十年,一生的时间在研究这个事情。我确实是说简单了。我们说了现在对交通能源计量的模型还是运算,您刚才说的已经找到解决方案了。
  余柳:对,初步的。
  主持人:一说初步的,这个事情还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交通能源计量,示范项目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展望或者是设想?
  余柳:刚才也说了,对未来来讲,绿色交通包括可再生能源对能源结构转型的变化是非常大,影响非常重要。就未来看,在城市交通领域还会出现很多空白的问题,比如说未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包括一些车辆的电动化发展,氢燃料,新能源的发展,都需要一些技术去解决。下一步我们计划将项目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也是依托北京的一个先进经验,进一步在京津冀甚至全国其他城市进行推广,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全国的能源计量技术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有技术不会自己独闷着,而是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的。
  余柳:对。
  主持人:这是交通领域的简单基础的工作,鉴于时间关系,聊聊其他的示范项目。说说水吧,今天水务局的虽然没有来,但是咱是否能回答一下为什么,因为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北京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接下来说一说水资源计量方面的工作是什么?
  刘勇:行,我来回答。总书记在2014年在视察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2014年4月份,北京市召开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同时学习国务院的有关精神,咱们的市委书记也提出来“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担当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坚定不移地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绝不把难题留给后人。”
  马丽: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树脂的信息,国家人均的水资源拥有量2100立方米,这个数字仅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只有100立方米,可见我们缺水的程度。生活中大家没觉得多缺水,无论是生活工作,一开水龙头就来了,那是国家举全国之力保障首都的各种用水,这里面也应该倡议,网友不论在工作当中还是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节水意识,对北京来讲乃至于对国家节水都刻不容缓,非常严峻。
  主持人:微信里最流行的话是,你要觉得生活比较轻松,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而行。我们也是这样,打开水龙头觉得有水,是有多少的工作和力量在保证我们的用水。
  刘勇:好的,我接着来说。2014年9月4日,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部署会。相继出台《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北京市农业高效节水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对现有农用机井,逐井发放取水许可证,逐井安装智能计量设施。我们的示范项目其中一个叫北京市农用灌溉机井计量化智能保障工作,目的是保障北京市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计量基础,保证它们的数据准确可靠。主要的思路是保证水资源计量器具的选型安装,中间的现场检验以及上传数据,全过程保障数据准确,大概思路是这样的。上次访谈也提到了,现在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和水务局联合制订了三个标准,一个是农用机井灌溉的安装标准,第二个是农用机井灌溉计量设施的现场校验的标准。计量仪表是放到实验室检定校准,现在是现场开展展演。第三个标准是制定了农用机井智能计量设施的远程监测和评价规范,这是我们重点要探索的利用水资源管理的比如说农用机井有电机、流量计和水位等大数据的关系,利用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利用信息进行比对,开展对计量表的远程检验,解决一些难题,这是填补了过去在实验室检验的空白,也是我们项目突出创新的地方。
  主持人:谢谢,这是项目的特色,这里有两个问题想问您,一个是我们为什么会用北京农用灌溉机井智能化计量,为什么会把这项工作作为突破口,是因为这个工作特别难还是因为特别重要,还是因为什么样的背景?还有一个,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之后,到底有没有实现节水的效果,指标有没有能作为参考的?
  刘勇:这个项目为什么今天没有请水务局来,重点是计量的数据准确。第一个原因是水务局这些年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按习总计以及市政府的要求,三年要逐井全部安装智能计量器具的要求。
  主持人:现在完成了吗?
  刘勇:正在推进过程中。另外是每个区域建设了智能水务的管理平台,这是领导重视,基础完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当前水资源管理部门实行费改税这么一个管理,这种费改税以后,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计量要完善,恰恰农用机井灌溉具备一个在计量技术和管理上面突破的一种基础,所以我们选了农用机井灌溉。下一步不仅在农业用水,还要在工业生活用水,就是地下水也是这样的规范,形成标准之后再向全国推广。
  主持人:我们采用的技术是可以复制再投入使用的。
  刘勇:对,全国复制的。
  主持人:目前示范项目实现节水效果怎么样?
  刘勇:实际上我们的计量仪器仪表的安装并不节水,但是装了以后通过选型安装,首先提高效率,另外主要是为我们节水管理部门提供计量的基础,同时这些年我们和水务部门合作非常密切,可以给大家这些年的一个工作措施,通过完善计量基础,也通过水务部门的高效节水器,用水总量控制等措施,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据统计,五年来,本市总节水量达到5.29亿立方米,平均每年节水超过1亿立方米。这样一说网友没有一个概念,每年相当于一个水库的水量,是这么一个节水量,计量的基础作用也为节水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马丽:就是水耗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找原因,就会找到跑冒滴漏或者是别的原因。
  主持人:这里我想问一下,我之前去过以色列,以色列被大众所熟悉,也是大家去了之后被震惊的就是精准滴灌。是不是我们现在已经或者是正在农业领域或者是城市绿化方面也在摒弃之前的粗放式的灌溉方式,采用一些精准滴灌等等的更精细化节水方式,更好的去计量?
  刘勇:对,马处也说了,北京举全国之力来保障我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对北京市的用水确实有一些缓解,其实前一些年北京市地下超采水有一些旧账,还有一些水的刚性需求,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市当前的基本的水情,节约用水是首都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
  主持人:没错,我们小时候就开始节约用水,那时候哪儿哪儿都贴着节约用水,这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事了。
  刘勇:农业领域的像以前大水漫灌的现象一定要摒弃的,就是要精准滴灌,用一些先进的方法。我们首先要有一些计量,现阶段的计量配备还有一些不完善,有一些仪器仪表的数据上传还不规范,智能程度还不规范,现阶段我们的示范项目就是要完善基础,您提到的精准滴灌是未来水利部门和我们一起要努力的一些方式方法。
  主持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终端方式方法,原则是摒弃过去的粗放式的漫灌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我们节水的目的,包括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做计量工作,就是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和让决策更加完善和科学性。谢谢。
  接下来再来关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计量方面的项目,是不是也请您来介绍一下,我们对于这个项目,相关工作是什么?
  孟超:我们项目的名字是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就是新能源的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立项建设的。我们做的就是在新能源的项目现场安装智能电表,通过无线采集装置采集项目的发电量和发电数据,采用传输装置把数据发到在线监测的后台,有专业化的监管软件和分析软件来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实现了我们对北京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发电情况,并实时在线监测。我们感觉到通过对行业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析,可以推动新能源领域计量技术的发展,非常有实践意义。
  主持人:您说到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了什么内容,整个系统是如何应用的?
  孟超:分为三方面的应用:第一方面,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行业管理。我们想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的应用,全市的重点新能源的项目相关数据收集在一起,能给政府部门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目前要求北京市所有申请市级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的项目,如果单个项目的装机容量达到50千瓦以上要接入我们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远程监测。下一步,我们还会要求所有申请市政府奖励资金的热泵项目也要接入我们的在线监测系统,作为项目的事后评价和项目事后监管的有效方式,这是第一个政府的主管功能。
  第二个功能是服务企业的功能。会给每一个接入在线监测平台的项目单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我们这个系统可以自主监测。新能源的特征是分散性和分布式,一个公司运行很多的项目,这样对运维人员和投入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在线监测平台,项目单位可以自己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如果发现项目有什么问题的话,就会去现场解决问题,实际上帮助企业也可以说是提高了他们运维的效率。
  第三个是宣传推广的功能和作用。我们的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外的功能,所有的关注新能源人士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了解北京市最新的政策和信息,还有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情况。点对点的数据采集不会向社会公布,这也是我们统计的基本原则。还有我说了,新能源项目有分散式的特点,项目体量因为受资源调整约束不是很大,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家参与的门槛比较低,我们希望平台的宣传和推广功能能鼓励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了解新能源、参与新能源、支持新能源,共同促进北京市新能源大力快速发展。
  主持人:说到这儿了,您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在线监测平台的网站看一看,也是所有人,不管是打酱油的还专业人员都可以上去,得告诉我们网址是什么,怎么搜索?
  孟超:网址上直接搜索“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就可以。
  主持人:谢谢。这里也还想再问您一个问题,目前整个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怎么样?
  孟超:对,大家都知道新能源低碳环保,我们在北京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能源结构清洁化和绿色化,有助于从用能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利于推动传统的集中式的能源运行方式向多元化和分散式的方向转变。北京市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明确的指标,比较如说“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发展规划里面提出,到2020年,也就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新能源要在全市的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以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有一个可持续性承诺,到2022年,也就是冬奥会举办的那一年,新能源的利用量要占比达到10%以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的利用两要占全市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实北京市是一个特大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对紧凑,其实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和条件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近年来,在咱们政策推进下,资金支持下,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方共同努力下,北京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已经从示范试点阶段发展到了规模化利用的阶段,可以分享一个数据。2018年,我们有一个初步的统计数据,当然数据还没有得到最后的一个确认,因为还在做相关的数据核正。全市新能源利用在能源消费比例占比达到了7%,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这儿我也想借助首都之窗在线访谈的平台,真心鼓励和邀请社会各界和市民都大力参与到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来,因为它的门槛不是很高,大家都有可能参与进来的,大家一起来努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加快北京建设,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蓝天。
  主持人:您说到新能源的门槛不很是,公众可以参与,具体来说怎么参与,能不能打个比方,比如说我光有一腔热情,但是没钱,我能参与吗?
  孟超:如果说咱们直接的参与,北京市是有一个分布式光伏的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适合郊区的朋友,比如他有一个平房,有自己的屋顶的话,在屋顶就可以建自己的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项目,国内一般的情况下,一平米是可以装200瓦,一般有三五十平米可以装5-1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但是我也是想,大家一定要对这个技术和运作方式一定是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和能力再来稳妥参与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北京市有奖励资金,每发一度电给3毛钱的补贴。比如说1千瓦差不多一年是1000度电或者是1100度电的样子。还有其他的方式,很早以前就要求高层建筑必须要装太阳能热水,如果卫生间洗手的水是温的有可能是太阳能的热水。参与方式非常多,对自己的条件有认知的情况来参与。
  马运涛:我补充一下,老百姓和普通民众参与这一块,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一块,北京市也有其他的途径也能让老百姓参与到节能减排特别是新能源的建设过程中。比如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绿电证书,可以购买可再生能源能源,通过北京环交所进行核正后的碳减排量,通过绿色低碳的行为和方式都可以参与到新能源整体建设过程中,这也是对我们蓝天白云保卫战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您。您既然说到参与这个事,我正好借此机会问问您的相关工作,您说我们重点能源资源计量真的不是说政府一家喊的特别开心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拼命喊就能完成的,一定得有企业的参与,您是四个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企业,能不能介绍一下北京经开为什么会获奖,优势是什么?我们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子?
  马运涛:好的。北京经开是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这一块绿色发展来看,建区以来一直在坚持绿色低碳可循环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开发区的三城一区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后,伴随着开发区的升级,打造绿色宜居宜业的律师城区建设,这一块开发区积极贯彻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这一块还专门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绿色发展的事情。产业方面构建积极的低消耗、低排放的高精尖产业结构,通过园区改造,企业绿色工厂建设,产业能源低碳化水平逐步提升。第二是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园区等一系列的抓手建设,促进城市绿色更新,在环境质量,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政策方面,出台了针对开发区自己的绿色低碳循环的行动计划,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指引,即将出台的北京市首部的绿色发展专项基金,从这几方面,我说的是开发区整体情况,这样围绕我们经开智控能是经开区下属的国有性质的企业,我们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我们积极参与到经开区在绿色发展,特别是在辅助政府做一些政策制定和咨询工作,在具体工作项目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相关工作,在能源管理和运行方面,围绕我们十园一场的整体运行,特别是能源管理运营,持续性改造升级,打造绿色智慧低碳的高端园区。
  主持人:咱们经开智控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我们经开园区,在国家能源计量示范项目中,承担的项目内容是什么?
  马运涛:北京经开产业园的能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围绕园区类型的区域空间,通过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在提升能源计量的基础水平,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智能分析,来集成在园区层面的,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资产,其他的能耗设备,储能示范,充电桩,把这些有形的物理载体通过能源计量的数据分析传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到我们提升再继续改进的节能潜力,从而形成一整套能源计量支持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体系,这是我们示范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目标。
  主持人:能不能多说一说,比如说互联网云平台建设,目前整个运行的情况如何,甚至说我们在运转之后,为经开区的绿色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有没有具体的数字来解读?
  马运涛:是这样,经开产业园的整体是国家级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其中重要的子课题就是能源计量云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两年,已经持续两年建设过程,部分子项目已经完工了。比如说能源互联网重要的子模块智能配电的平台建设,已经部署了大概将近50个配电室,通过这一块直接产生的管理节能,电力的这一块产生收益大概节约标准煤1万吨左右,节约二氧化碳排放大概2万多吨左右,这是直接体现,通过平台的监测应用管理产生的效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节约整体园区的能源利用费用初步测算在三四百万,这是年均能节约的。比如说我们是四家里唯一企业的运作,我们也想通过能源计量的模式来进行整体的围绕园区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可持续,能够自行实现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能源管理的能力,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也是通过能源计量会发现,这个手段有助于我们实现这种商业模式,进行复制和推广。
  主持人:能源计量有一点公益的背景,怎么和商业价值结合起来?
  马运涛:我举一个小例子,我们内部能源公司和物业公司进行结算,我们把基础设施改造完了,比如说LED灯的等环,其他的节能工程的更换,采用的是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计量,我跟您要10块钱,您说凭什么给您10块钱,之前的方式是通过预估和报告来体现的,没有信息化、精准化的能源凭证,但是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全部是拿真实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是最真实的方式,也是大家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这就是能源计量在其中的作用,它不仅仅用于我们的合同能源管理交易的这个,包括我们公司还有售电这一块,我们自己的分布式光伏产生的电量,自己用不完可以卖给电网或者是隔壁,就是隔墙售电,当然政策还在积极推进过程中,它必须有能源计量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否则大家没有可信任的机制。
  主持人:也是促进了自己的节能行为,因为你节能了才有可能变成盈利的可能性。
  马运涛:对。
  主持人:谢谢。这里我想问一下,现在已经2019年,今年我们的经开区的示范项目有哪些重点工作,未来还有什么重点工作,目标是什么?
  马运涛:整体来看,第一个是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是经开区的重点用能单位和公共机构开展用能检测服务工作。第二是推动经开区能源计量表计的智能化改造工作。三级计量再完善一些。第三,通过检测服务和智能表计的改造升级形成适用于经开区的重点行业领域的整体节能减碳的解决方案。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才能真正发现我们节能减排的最高的点在哪儿,哪些是应该抓的重点,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再有一个,编制适合经开区的能源计量的标准规范体系,用于指导未来重点用能单位和新建项目应该怎样去开展能源计量的工作,怎样去购置器具配置和安装规范。再有一个,提出经开区整体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路径,各个委办局研究好一套的政策体系,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政策的一些精细管理,来更好促进经开区能源计量工作。
  主持人:您觉得作为企业来参与能源计量工作的大工作中,现在目前最迫切需要政府给予什么样的支持或者是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马运涛:我们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包括市里的发改系统,市建委系统,包括经开区管委会,到分管的主任都很支持我们整体的能源计量和节能减碳的工作。这一块一个是针对经开区自己的项目,政府在政策上给了一定的支持,在各个项目,不同的领域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第二,在政策的参与制定上,也让我们参与了部分的工作。第三,现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给经开区专门的一个开展能源计量示范服务的项目,也是我们中标之后实施的,各级政府给了很多的政策。接下来我们希望各级相关的委办局多去我们经开区调研,给指导工作,政策上更有效的精准施策,这也是希望政府精准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支持能源计量和节能减碳的工作。
  主持人:一个是邀请去,第二个是如何看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天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想法、思路、成效,我感觉到说到能源计量器具一定得是智能化的,是这样吗,必须得有远端传输的功能的智能化器具?
  刘勇:智能的数据传输应用,包括实验室的检验方法,有了智能器具的支持之后,可能对检验方法的研发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马丽:过去的表计不具有远传和智能的功能,近几年电表经过了几期的轮换,就是不断的智能化的升级,大家是两个感受,一个是行业管理部门通过表计的升级改造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能从平台上动态看到各家用电的程度,你的表计好坏,可以实现一个大数据的宏观管理,对管理效能和宏观决策都是数据的支撑。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现在通过手机APP都能远程缴我们的电费。过去抄表商银行或者是供电局交,现在表计的发展和能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都让我们表计技术的改造都是应运而生的。还有比如说现在没电了,供电局能给你免费送电支撑多少小时,你日后再补上,没有智能的方式是支撑不到的。
  主持人:实际上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美好和便利。计量是科学的,核心是保证单位制的一和量值的可靠,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做什么工作?
  马丽: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测量,有测量就有数据,有数据就有单位统一和准确的需求,这也是学科体系和国民经济支撑的根本所在。用文化色彩浓一点的话形容计量,我们都经常在说,它是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科学,世界各国都是一样,国民经济的保障体系。
  刘勇:可能网友对520有我爱你的解释,我们的“520”是国际计量日,今年是第20个国际计量日,主题是国家单位制根本性飞跃,今年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主题?以前的计量单位,就是您的长度、时间都要溯源到实物的,比如说今年要用量子的计量基准去溯源,七个基本单位都用量子来溯源。是什么概念?把微观事件的量子测量的方法和宏观的测量手段联系起来了,结果是我们的计量的保证量值准确的方法就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了,以后是基于量子的测量会带来计量技术的发展,管理的方法会有一个非常全新的变革。刚才我们几位专家分别是交通、水、新能源从这几个角度来谈到了我们在应用层面对测量和计量开展了探索。比如说刚才说到的水,我们要开展水计量器具,用大数据对量值进行溯源,比如说马处说到的智能电表,我们今年已经在实施了,我们制定了一个智能电表现场校验的方法,以前送到实验室检,老百姓有疑问说都看不到怎么检,不知道准不准。现在现场校验,我们拿着智能的校验仪到现场,你可以看得到检验方法。同时你在厂里面出厂的时候有一个首次检验的参数,集中到大平台里面,对在用的数据和以前的参数进行比对,运行过程中就能判断是不是正常状态,这样大数据的方法为计量的监督带来一个非常便利的方面。以前的表到底准不准,我们还得拆下来检,现在的趋势就是用远程大数据的方式,为我们的监督也带来一些便利,刚才我提到的520的量子方法会为以后的计量技术管理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这方面四个示范有一个核心就是大数据,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的一些数据准确。政府保证的计量是准的,这四个方面有一个计量量子的研究。
  马丽:我们今天在这儿把四个项目说的很充分,我们也想通过四个项目的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跟本市的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校,计量器具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合作,开展智能仪表研发,应用能源计量大数据分析方法,开展在线的校准和远程的方法的研究,将能源计量领域的新技术,新产生等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构建能源计量的标准体系。目的都是助力行业节能增效,为推进节能减排,能源资源精细化管理做好计量的支撑保障。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五位嘉宾作客演播室聊这样的话题,我想说的是520不光是表白“我爱你”的日子,也是表白国际计量日的日子,明年我们相约520,再次感谢五位嘉宾作客演播室,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0 1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