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生产车间里,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辅助南路1号2幢的杭州华安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红外耳温计生产线上的机器声此起彼伏,标准化的生产线上正在快速地进行电路板芯片中晶圆和芯片的封装流程,一台台红外耳温计经检验合格,开始正式投入疫情防控“战斗”。
自疫情爆发,红外耳温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体温筛查的关键作用。当时,出于疫情救急需要,省市场监管局迅速出台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第二批服务举措的通知》,提出实行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计量型式应急审批。对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且声明产品符合红外耳温计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生产企业,先行颁发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再实施技术审查或部分项目型式评价试验。通知下达后,余杭区市场监管局迅速排摸辖区内红外体温计生产企业,一对一联系服务,鼓励企业为复产复工积极拓展业务,为疫情防控物资供给献策献力。
当了解到杭州华安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有相关申报意向后,该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得知该公司是区内红外耳温计生产企业,疫情发生前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工作人员迅速介入,告知企业想要生产国内销售的红外耳温计须获得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如走一般申报流程,企业生产的红外耳温计申请先要上报省市场监管局,再由省市场监管局委托外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样机进行试验,实验室认定样机合格后出具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最后由审批部门根据报告内容核发审批证书,整个过程至少耗时半年以上。
为加速企业红外耳温计投入生产,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担当,经与上级业务处室沟通,及时为企业开启绿色审批通道,指导后者对照 《JJF1577-2016红外耳温计型式评价大纲》逐条对样机进行自查,并以全程帮办模式协助企业在浙江省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发起红外耳温计“先证后核”申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努力下,杭州市首张通过“先证后核”绿色通道办理的红外耳温计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正式通过审批。从主动服务、沟通协调到最后审批,共计5个工作日,全过程“零接触”办理,节省审批时间6个月以上。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四款不同规格红外线耳式体温计已下线生产,出口转内销后,企业平均每日可生产红外耳温计3000个,将大大缓解杭州乃至全省红外耳温计紧缺局面。
栏目导航
内容推荐
更多>2022-09-13
2020-11-20
2020-03-17
2020-03-06
2020-02-29
2020-02-26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