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官网入口 http://www.wphostdoc.com/
hth官网入口
——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行业动态

重庆新型工业化规划建设仪器仪表等4个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2004-08-09)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 浏览:1571
加快步伐,为实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再造3个重庆工业的宏伟目标制定科学规划。记者昨日从市经委获悉,我市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六个专题发展规划,已初步制定出台。市经委负责人介绍:这6项规划是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确定的“5444”战略思想制定的。这6项规划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划;资源综合利用、治理工业污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 《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4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内燃机、环保成套设备、仪器仪表、军事装备),发展4个优势装备制造业(输变电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船舶及配套产品),培育6类重点产品(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模具、医疗成套设备、优质材料)等为重点,着力提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划》提出,将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生产工艺并在行业中扩散。到2010年,传统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重点行业主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70%。全市工业新产品开发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2%以上。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 《资源综合利用、治理工业污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重点大学、研究院所为主的循环经济科学研究体系,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的循环经济服务体系。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构筑起资源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建成生态型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工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提出,按照“富民兴渝”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结合实施《重庆市“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十五”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以及《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调整、改善我市工业经济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到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4080亿元,年均增长13.5%;工业增加值1300亿元,年均增长14%;北部新区、特色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长安、庆铃、重汽三大骨干体系要实施“1221”战略思路。即:夯实零部件基础,强化轻型车、微型车两个优势,壮大轿车、重型车两种产品,培育一个专用车、特种车产业集群。到2010年,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到150万辆。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汽车行业15%左右,汽车工业产值达到1850亿元。汽车生产企业的装备水平与世界汽车产业同步发展;把重庆建设成为规模大、质量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举世公认的“摩托车之都”,实现产销摩托车900万辆,占全国的50%;实现整车产值700亿,零部件产值300亿元。到2020年,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产销量占全国汽车行业比重保持在15%以上,汽车工业产值达到2400亿元;实现产销摩托车1000万辆,占全国的50%;实现摩托车整车产值800亿元,零部件产值350亿元。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主要发展轻工、纺织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2007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产值达1510亿元,占全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产值的73%,从业人员达600万人,约占全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总人数的92%;到2010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产值达1955亿元,占劳动密集型产业总值的71%,从业人员达710万人,占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人数的92%。
0 0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