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如何保住电能表大省优势? (2004-08-25)
发布时间:2007-12-04
作者: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浏览:1358
发展水平高于全国 城乡电网改造高峰期过后,全国电能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销量下降,竞争更趋激烈。目前正处在调整、整合的关键时期,浙江是全国电能表大省,所受影响更大。 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浙江省电能表生产企业积极应对,保持了总体平稳增长态势,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根据全省18家企业统计,1~6月完成各种电能表3085万台,同比增长2.3%,产品结构也更趋合理,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其中电能表产量居前五名的是宁波三星(705万台)、华立(610.32万台)、德力西仪表(420.6万台)、正泰仪表(281.6万台)、天正仪表(262.4万台)。产量增幅居前列的是杭州华隆(72%),德力西仪表(38%)、浙江万胜(37.5%)、浙江松鹤(29.7%)、浙江飞跃(26.2%)、华邦电力(24.9%)和华仪电子(19.3%)。另外,6家企业生产有不同程度下降。 危机感越来越强 浙江电能表行业这几年虽然发展较快,取得了同行中较明显优势,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优势还不是持久的,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浙江电能表行业除了民营经济比重大,机制灵活,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外,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路子。以往正是依靠这种低成本优势,战胜了竞争对手。但由于低成本扩张,资金、技术门槛比较低,大家都容易进入,不少企业正陷入低水平过度竞争的泥沼。也由于低成本扩张,注重和依靠廉价劳动力,忽视了对人才的引进吸收,从而影响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再有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比重大,作为发展主流的电子表优势不明显。 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其他省市的一些后起之秀发展各种电子表不遗余力,进步很快。如江苏林洋电子公司去年生产各种电子表达485.9万台,比上年增长52.34%,电子表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电能表行业的一匹黑马。另外如长沙威胜电子公司的多功能电能表、深圳发展科技公司的载波电能表,技术上都有独到优势,都已对浙江省的电能表企业构成了威胁。 优势亟待巩固 当前,电能表行业正处在调整、整合的关键时刻,挑战和机遇并存。浙江省电能表生产企业要审时度势,转变生产增长方式,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提高差异型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提高浙江电能表大省的优势地位。 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要注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使浙江省电能表行业从一般优势转化为持久的技术领先优势。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曾两次考察浙江仪表企业。他认为:“使现有产品包括劳动密集产品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这是浙江仪器仪表行业持续发展并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忽视劳动密集产品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将不能保持此类产品的优势,而成为经济发展战略性失误”。他的话句句点中要害。要使浙江电能表行业保持持久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从电能表暴露出的许多质量问题看,大多与工艺有关,因此,要把生产工艺放在突出位置。采用先进工艺,完善工艺装备和测试手段,严格工艺纪律,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零部件和元器件是电能表的基础,没有合格的零部件和元器件,就没有合格的产品。抓产品质量必须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应合理选用,严格把关,不让不合格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流入装配线,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降低成本决不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以小失大。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在国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式电能表发展很快。西欧、北欧等国工商用户目前电能表已100%电子化,居民用户也在逐步电子化过程中。我国电子表的比重正逐年增加,也在逐步成为发展主流。因此,根据国外发展趋势、国家用电政策、市场变化需求,企业必须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单相、三相复费率表、三项多功能表、用电管理系统和其他高端产品,压缩长线产品,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行业升级。 同时引导过剩生产能力,转移到有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好的新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对许多企业来讲,外贸出口是一项新业务,需学习掌握世贸规则和外贸业务知识,研究出口战略和市场,了解不同国家技术标准、认证和文化背景,积极疏通外贸渠道,培养外贸专业人才。有条件的重点企业,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到国外办厂,就地销售,占领国际市场。通过努力,使浙江成为全国电能表重要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