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降低能耗的指标平均分解到“十一五”规划的每一年,2006年的节能目标已经落空。业内专家指出,2007年的节能形势依然严峻,“要完成既定的节能目标需要政府完善价格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和法规建设”,因此,节能目标的完成并不会是匀速的,而更可能是一个逐步加速的过程。
“软能耗”难撬“硬税收”
2006年初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将万元GDP的节能与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作为两项约束性指标列入发展目标???“十一五”结束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意味着在2006?2010年的五年时间里,每一年的“能耗比”要下降4.4%左右。
而“十一五”期间的第一份能耗报告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的能源消耗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0.8个百分点,能耗增长主要表现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等基础行业。而同期,我国经济实现了10.9%的高速增长。
发改委投资所研究员王元京在走访了中部一些省区后得出了这样的感触:目前地方政府在权衡能耗约束和经济增长约束时,能耗指标仍是“软约束”,而表现地方发展状况的GDP增长、税收增长等指标依然“强势”。
王元京指出,降低能耗目标的完成有赖于能耗大户率先降耗,但能耗大户往往是利税大户,因此,在地方政府层面,“能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的矛盾就产生了。这种矛盾在中西部地区很是突出,“有的地方还是吃饭财政,在这样的地区,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保证税收而非降低能耗。”
降耗需假以时日
虽然开局之年不能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业内专家仍乐观地表示,2006年开始执行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轨迈出了第一步,含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刻意义。
王元京认为,完成这一指标需要一系列技术的、行政的乃至工程的措施配套,而这需要假以时日,“特别是企业降耗减排所依托的工程设施需要兴建,而这一过程往往会在长达半年甚至一年后发挥作用,所以在开局之年甚至第二年,完不成或达不到5年平摊的降耗减污指标有其合理性”。
另外,完成节能目标还需要摸清企业家底、建立一套考核体系等基础工作有待完成,这也使得完成节能目标的任务客观上需要准备阶段或过渡期。
政策合力“拉下”能耗
完成节能目标还需要哪些措施?东方证券行业研究员袁晓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价格手段,提高能源价格将能有效抑制能源消耗。
王元京还说,可以灵活运用差别定价机制“奖优罚劣”。比如,“对高耗能企业实行较高的差别电价”,对环保设备实行优惠电价等。他还认为,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是完成节能目标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
此外,有关专家也指出,应明确执法主体,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惩戒力度是当务之急。还应该尽快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及时跟上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使高耗能者向低耗能者付费,节约能源就等于挣钱,“让企业自己算一笔明明白白的经济账,自知盈亏得失,节能降耗才能转化为企业内在的动力。”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也曾指出,节能监管要在“真”“实”“硬”“狠”这4个字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在经济结构的转变上要下真工夫;在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上下实工夫;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上下硬工夫;在监督、检测、强化管理上下狠工夫。工夫下到了,相信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奋斗目标就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