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h官网入口 http://www.wphostdoc.com/
hth官网入口
——计量行业门户网站
计量资讯速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 综合资讯

风雨兼程六十载 春华秋实向未来

发布时间:2015-11-11 作者: 来源:内蒙古计量院 浏览:3139

计量,从它的诞生到发展,都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就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计量已由一门科学并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技实力的强弱。可以说没有计量,就没有准确测量;没有准确测量,就没有科技进步;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现代的灿烂文明。2015年9月16日,是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以下简称“内蒙古计量院”)建院60周年纪念日,作为自治区最高等级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内蒙古计量院的发展,可以说是自治区计量事业发展的缩影和见证。作为计量人,有责任把这段光辉岁月记录下来,有义务把这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基础性保障事业加以大力宣传,让社会认知计量,并充分认识到计量在保障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一、检测力量从无到有,应运而生


在我国古代,计量的主要器具是尺、斗、秤,称为“度量衡”。度量衡文化数千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中,遍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都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度量衡”是计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古代计量文物,如秦代始皇诏陶量和始皇诏铁石权,西汉象牙尺,元代铜权等可以看出,远在秦代,内蒙古地区即随同内地一起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铸有汉文、八思巴文、回鹘蒙文、波斯文四种文字的元代斤半铜秤砣的出土说明,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沿古“丝绸之路”进行通商贸易往来,度量衡器具已作为民族友好的纽带,将内蒙古和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王朝在内蒙古地区推行“移民实边”政策,设恳务局,开垦蒙地。同年6月,山西等处承宣布政史司为绥远蒙旗恳务总局监造方式砝码一套,备置天平一架,作为权衡标准,以昭划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王朝制定《推行划一度量权衡制度暂行章程四十条》。为推行度量权衡划一,清王朝为内蒙古地区颁发一百两、一千两、一千六百两三种规格的正副砝码,作为权衡标准。民国22年(1933年)5月1日,经绥远省政府批准,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

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度量衡检定所成立旧址(已于2007年拆除)

1955年9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度量衡检定所成立,开始筹建自治区度量衡标准。同年自治区度量衡检定所设置度量衡标准器有9项:50厘米钢尺、量端器、玻璃量杯、量斗、量升、5公斤二等工业天平、2公斤二等工业天平、二等砝码、增铊。后几经易名,2006年8月7日,更为现名即“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今的计量已远远超出了“度量衡”的范畴。

60年来,内蒙古计量院历经8次更名,历任14任领导,发展经过了6个阶段,即创建阶段(1955年~1957年)、调整阶段(1958年~1965年)、曲折发展阶段(1966年~1976年)、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986年)、全面发展阶段(1987年~2002年)和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年~2015年)。在不同历史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质监局始终非常重视计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组织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检测基地建设,技术科研体系建设、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二、机构发展从小到大,随势而立


经过几代计量人的艰苦奋斗,内蒙古计量院从最初核定编制20人(实际工作只有5人),仅能开展如尺、斗、秤等9种度量衡器具的检定所发展到今天,已是编制135人、在职305人的科研技术机构。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2011年4月20日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内蒙古计量院升格为副厅级单位,内设机构正处级建制。同时建有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内蒙古分站、国家非自动衡器型式评价实验室(内蒙古)、内蒙古标准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处、综合业务处、长度计量检测研究所、热工计量检测研究所、力学计量检测研究所、电磁计量检测研究所和化学计量检测研究所等8个处级机构,另设有基建办公室和科研管理部等2个自设内设机构,下设34个科级机构。至2014年底,固定资产总值1.58亿元,仪器设备近2000台(套)。

内蒙古计量院把握自治区计量前沿的发展趋势,实现重点突破,建立计量标准132项(最高计量标准51项、次级计量标准81项),开展长度、热学、力学、电磁学、无线电、化学、光学、声学、电离辐射、时间频率等10大类649项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及定量包装、过度包装计量检验工作,此外还可开展部分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检验、室内温度检测和节能监测、能效测试等项目。每年为全区企事单位检测设备达25万台件以上。项目的设立和开展,体现了企业对计量基础的需求与重视,体现了内蒙古计量院实现创新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目前该院的量值传递覆盖自治区十二个盟市和两个计划单列市,业务范围已辐射至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青海和宁夏等周边省市区。


回顾自治区计量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改革开放给自治区计量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股蓬勃涌动的春潮里,在内蒙古这片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热土上,内蒙计量院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苦练内功,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巨变。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该院肩负着保证自治区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重任。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本着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的理念,2004年,内蒙古计量院制定了“1324” 远景目标,即“围绕一个中心,打好三项基础,做好两项工作,实现四项目标”的五年发展规划。围绕“十一五”规划,制定并实施“8323”工程,即“培养8名学科带头人,新建30项计量标准,年收入递增20%,期末达到2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总值再翻一番,资产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十多年间,计量检测业务量、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总值等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新建和升级换代改造计量标准近百项,多数设备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领先水平,“1324远景目标”和“8323”工程如期实现。


三、培养聚集高潜人才,方成大业


内蒙古计量院成立初期,开展项目少,检定人员文化低、基础差、底子薄。随着工业计量的开展,从50年代末期开始,先后引进了一批有中国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等理工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文革后期又招收了一批科技系统职工子弟,充实了计量检定队伍。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200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为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解决职工队伍年龄老化、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先后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和《学科带头人推选管理规定》、《聘用技术人员管理办法》等多项人才工作制度,建立起了培训、考核、聘用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例如,聘用人员与在编人员在薪酬、入党、提职、评职称等方面享受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等,最大限度地提供平台与机会,使每一位职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内蒙古计量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制定了《计量院“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等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人才结构逐步改善。充分发挥国家特贴专家和自治区突贡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专家的优势,带动一批有学历、有职称、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实施“百万元人才培养工程”,两年共全资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41人,其中部分人员已经参与了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并显露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博士(2人)、硕士(69人)和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队伍。由于引才、育才、用才的环境和机制好,使得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个学历层面,高级、中级和初级三级职称等级,专家、骨干和熟练工三方技术能力的人才梯队,为更好地开展计量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内蒙古计量院目前是自治区教育厅确定的首批10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一。


四、科研工作创新提质,破围而出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这句名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聂荣臻元帅写给国防计量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它直接点明了计量的地位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先行”的概念就是基础。
内蒙古计量院成立初期,由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计量技术和科研工作发展比较缓慢。1977年5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的颁布,计量检测工作得到新的发展。内蒙古计量院以服务客户为目标,努力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先后取得了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实现了校准结果的国际互认;取得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和《验收证书》,以及自治区乙级测绘资质等资质。内蒙古计量院是自治区第一批“内蒙古名牌实验室”。

开科技之渠,引文化之水,涓涓汩汩,水到渠成,“科技兴院”是内蒙古计量院发展的必由之路。该院大力开展计量科研工作,逐年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十一五”以来,科研经费从年投入占业务总收入的1%逐步增加到目前的5%,累计投入1327.7万元,同时投入8024.3万元购置了一批高精密检测设备,不断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围绕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战略,把制度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先后制修订了《科研项目管理及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储备制度》和《科技成果申报计划》、《鼓励开展科技创新的制度措施》等,不断激励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扭转了“十一五”初期无人问津科研的状况,逐步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开创了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储备大区,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是我国已开发的最大的石油天然气整装气田。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优质天然气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市县、大型企业。天然气用量的继续上升,推动了工程项目的发展,用于贸易结算的蒸汽流量计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但由于内蒙古地区没有相应计量检测能力,供需双方企业的设备无法就地就近检测,只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将设备送到区外进行检测,管路沿线还存在违法使用计量器具的现象,蒸汽流量计的溯源问题成为了困扰企业的计量难题,由此引发的贸易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自治区经济正常有序的发展。2004年4月,院领导与技术人员在鄂尔多斯地区天然气管路沿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后,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建立气体流量仪表检定装置的可研报告。


2007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建立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标准采用文丘里喷嘴,配套温度、压力测量系统自动采样,整套装置流量范围(1?5000)m3/h,综合不确定度0.25%,可开展DN10-DN300口径的气体速度式流量计、气体容积式流量计等计量器具的检定。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自治区计量检定工作的空白,为自治区天然气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计量保障,彻底解决了天然气供气中的计量纠纷和蒸汽流量计的溯源问题,同时科研成果在气源、供气和循环三个方面实现了全国首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兴检奖”三等奖,自治区质监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自主研究设计的“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装置”采用了德国和瑞士的先进技术。自主研发的M1等级“1000kg异型标准砝码”具有理念先进、式样新颖、实用性强等特点,获国家“适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是自治区计量系统取得的第一项国家专利。


2003年以来,内蒙古计量院共完成计量科研项目 86 项(包括制定规程、规范40项),取得各种奖项1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在《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1篇。参加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可委(CNAS)、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和自治区质监局组织的计量比对及能力验证项目57项,结果均为满意;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计量比对及能力验证项目9项,其中,“心脑电图机检定装置量值比对”获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五、党务政务文化建设,扎实有效

建所初期,由于党员少,只成立党支部。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内蒙古计量院狠抓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2003年之后先后建立党支部、党总支部,到2011年成立了院党委,党政工团妇机构健全,分工协作,围绕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员工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作风建设、群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该院不断创新计量宣传形式,挖掘计量主题文化内涵,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组织年度新年联欢晚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计量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计量宣传更加通俗化、更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先后三次参加全区质监系统文艺汇演和代表自治区质监局参加自治区第四届群众大合唱均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内蒙古计量院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133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编撰了蓬勃发展的内蒙古计量事业》、《内蒙古计量院大事记》等12部汇编资料和20多部视频宣传片,倡导“能吃苦、敢拼搏、乐奉献”的内蒙计量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氛围。这些文字和声像档案的形成和建立,为内蒙古计量集累了内容齐全、丰富多彩的珍贵资料。

60年来的艰辛努力,汲取中华计量文化的养分,内蒙古计量院一手科技、一手人文,倾心构建先进文化体系,着力打造优秀计量团队,在“依法计量、以人为本,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中塑造了“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自身形象,他们在面对计量这项伟大的事业时,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务实求精、严谨从业的品质,让社会敬佩的同时,也获得了多项殊荣。2007年和2010年,内蒙古计量院两度被国家质检总局表彰为“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以来连续11年荣获自治区质监系统“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以来党组织14次被国家质检总局党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质监局党组等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学习型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区五一劳动奖章”。此外,还荣获自治区有关部门授予的“优秀事业单位法人”、“交通安全示范单位”和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街道办授予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先进集体”等各类奖项共71项;有40人次先后受到了国务院、人社部、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总工会、妇联、自治区质监局等有关单位的表彰奖励92项,这其中,不乏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突贡专家”和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国家质检总局“先进个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个人”、自治区质监系统“感动质监人物”、自治区质监系统“新时期的好干部荣誉称号”等殊荣获得者。


六、关注民生计量工作,惠泽万民

有人说,民生工作,犹如神经末梢,丰富细微而又极为敏感。当今世界计量发展的趋势已经由原先的贸易结算领域逐步发展到越来越关注人类健康、生存环境,更加“以人为本”的层面。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它夺去健康和生命。发现并诊断是否患有心脑疾病,需要靠心电图机和脑电图机来完成。1986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后,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国务院于1987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心电图机和脑电图机就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之列。但多少年来一直缺乏经济、快捷、适合的检定手段,无法保证设备量值的准确,确保诊断的正确及医学科研的顺利进行更是无从谈起,直到“智能化心脑电图机检定仪”问世,才解决了这一难题。而研制并生产仪器的人,就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计量院首席专家宁铨。

1987年12月,智能化心脑电图机检定仪通过了内蒙古科委的鉴定,填补了国内智能化医用计量标准仪器的空白,获得了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技术监督局微机技术应用成果一等奖,全国第四届发明展览会铜牌奖。1988年,该仪器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书”。它的研制成功,可实现智能化的现场检定工作,能够完成国际建议中几十个元件、几十万元设备组合才能完成的检测工作,攻克了小信号峰峰值不易测准的难题。由于该仪器“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全,心电图机检定和脑电图机检定合二为一,设计新颖”,被全国各级计量检测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级计量单位、全国医疗仪器检测中心以及国内外众多医疗仪器生产企业广泛采用,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心脑电图机诊断的准确无误起到了根本的保证,是一项极为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的科研成果。“民生为本、民信为天”这一理念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让计量工作与人民群众贴得很紧很紧……

智能化酸度计检定仪项目的研制成功,结束了用电位差计检定高精度酸度计的历史,并且被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鉴定为“智能化程度高,国内最高水平”。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计量院的采用和好评,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自2000年进行的第二代产品的升级研制,体积、重量缩小到一代产品的1/3,目前该产品已研制开发至第五代,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监督局优秀成果奖。


七、夯实计量基础建设,精思国计


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政府发挥监管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而计量是质量的基础,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和重要标志。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内蒙古计量院瞄准市场目标,服务社会需求,针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解决自治区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民生安全等领域对计量检测与科研的迫切需求,在不断提升传统计量专业领域科技水平的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结构的优化。


2009年10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内蒙古计量院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成为我国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第一家被批准建设该中心的省级计量院。中心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中心、能源计量检测中心、能源计量技术研究中心和能源计量技术服务中心等四大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建立能源计量手段、完善能源数据的采集、开展能源标准的科学研究,为政府节能减排和实施节能管理提供准确的政策参考数据。2011年5月,自治区批准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暨自治区计量测试与科学研究基地”,基地占地总面积108998.652平方米,于2015年8月6日开工建设,地上建筑面积23064.1?,总投资16717.1万元,新基地的建设,为更新、维护自治区计量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自治区计量事业的腾飞增添新的活力,也为内蒙古计量院迈进全国先进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自治区计量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要趋势。


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气储量、太阳能资源、风能储量巨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指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8337”发展战略,内蒙古计量院在自治区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下,拟与华体会体育中国首页 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清洁能源计量科研基地,并建立中俄蒙国际计量中心。经积极争取,此事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2015年7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的《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支持东北振兴的意见》(国质检办[2018]318号中,明确提出支持内蒙古计量院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计量测试中心。内蒙古计量院将致力于打造集天然气、太阳能光伏、风能、清洁煤化工等清洁能源资源计量检测能力为一体的“清洁能源计量基地”,并且正在为这一工作目标积极努力着。


八、结束语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纵观计量的发展史,计量工作者给“度量衡”赋予了新的含义,担当着将几千年计量历史文化精髓发扬光大的重任。


“形势已经发展,要求变得更高,在继承的同时,要注重创新”。2015年3月20日,自治区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顺同志在党组(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全面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系统的重点工作,并对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把握形势,引领新常态,固本强基,再创新业绩,把握方向,明确定位,坚定不移的做好“三篇大文章”。第一要做好融入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局并为之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第二要做好增强质量监管的实效性这篇“大文章”,第三要做好改革和法治这篇“大文章”。这“三篇大文章”,是自治区质监职能的定位,是质监特色的诠释,凝结着质监人的集体智慧。找准方位,才能明确重点;有效应对,方能取得实效。循着这一方向,内蒙古计量事业的足迹,承载历史,指向未来……

0 0
分享到:
通知 我要订购 我要订购
公告 征订通知 征订通知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会员登陆
完善信息
找回密码
Baidu
map